超1亿用户的腾讯会议,如何突破四大挑战?

2021-08-28 20:28 小编
如果说在这场新冠疫情中,腾讯有一款黑马级产品,则非腾讯会议莫属。新冠疫情令远程会议的需求迅速被点燃,这款在去年12月25日才正式上线的产品,发布两个月内获得日活1000万,100天内迭代了20多个版本。

上线245天,腾讯会议用户数突破1亿,成为最快超过1亿用户的视频会议产品。为了助力全球疫情防控,还紧急推出了海外版VooV,上线100多个国家。

清华大学电子系教授郑小平在疫情期间给60位来自多个学校的本科生、研究生上超快光学课程;联合国成立75周年活动的数千场线上会议;钟南山院士面向全球上万名医生分享中国的新冠治疗经验……这些在以往需要耗费大量线下人力财力的活动,都借由腾讯会议的国内和国际版本展开。

腾讯会议提供了完善的全流程线上服务,节约了可观的社会成本。过去线下开会,需要场地费、材料费、交通费、差旅费,等等,在经济学上,这些成本被归为使经济维持运行的必不可少的“摩擦成本”。疫情期间,这些摩擦成本,统统被以腾讯会议为代表的线上生产力消弭。

据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在线会议研究报告显示,今年1月到5月,腾讯会议节省下来的社会成本高达714亿元,这相当于中国一个地级市一年的GDP。省下来的成本,疏通了因疫情受阻的经济毛细血管,提高了人们办公的效率,使经济运行更加集中于生产力环节。

腾讯会议的成功除了根植于腾讯强大的产品文化,从客户需求出发,解决了诸多企业开会的痛点问题,也有赖于腾讯在实时音视频、AI等方面的技术积淀。

这款用户包罗万象,场景千变万化的产品,对于工程师而言,无疑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实验。腾讯会议产品背后也有一支非常具有战斗力、高效协同的产品和技术团队。腾讯多媒体实验室总监商世东就是其中的一位音视频领域专家,他为我们揭示了这款产品的一些重要技术挑战是如何被攻破的。

2019年,远在澳大利亚杜比实验室的研发高级总监商世东敏锐地觉察到,国内互联网公司正在掀起一波技术革新浪潮。此前,商世东曾任职于摩托罗拉的半导体部门,2010年,商世东来到全球知名的音视频技术公司杜比。在杜比的九年时间里,商世东先后经历了智能手机、iPad、互联网电视等几波硬件浪潮,为客户提供技术授权服务。

以腾讯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公司,在技术创新的路上一日千里。回到国内,商世东选择加入腾讯,负责腾讯会议产品中的音视频技术工作。

要理解腾讯会议解决的问题,可以拿电话网络打个比方。试想一个场景:一个一百万人口的城市,每个人都在同一时间点打电话,一百万通电话的压力就像长江汛期时的洪水堵在了大坝上,需要立马得到释放。

腾讯会议面临的挑战,比上述问题还要难。

海量用户的响应首当其冲,成倍的计算资源需要在几天内布置完成。用户可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入会,快速运行的地铁、人声嘈杂的机场、信号不佳的居所。入会方式亦十分多样,小程序、电脑客户端、电话、手机App。

传统的会议场景复杂度可控,大多时候,人们在固定的地点,用固定的电话设备,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(PSTN)网络完成通话,信息流通的管道受到控制,技术压力相对较小。

但是在疫情反复期间,人们的通话场景、设备、网络各有不同,诸多不同项排列组合,腾讯会议团队所面临的技术挑战急剧上升,一些在传统会议场景中很少出现的问题成为高发现象,抖动、延时、语音丢包……为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,在端到端的全链条上,腾讯会议不能有任何一个环节是短板。